第166页

剧本里那个痛苦的士兵击打自己的腹部,想让抽搐的胃部停止对食物、对肉类的渴望。邓廷歌起初不懂,但在回去的车里他不断地想起那一段。在那寥寥几十个字的描述和行为刻写中,他头一回感受到巨浪一样几乎能将他压垮的绝望和悲恸。

之后和演员们见面的时候,他主动拈出了那一段,问年轻的孩子们这个行为背后的角色心理。

参与项目的演员大多数都很年轻,不过即便没有太多的演出经历,大多数也对演戏这个行当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但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人犹豫道:饿太久了,胃疼?

邓廷歌知道这很正常。他们没有上过战场,连饥饿可能都体会不到,又怎么能理解剧本里描写不出来的气氛和味道?

在短暂的沉默中,有一个坐在角落的男人开口道:“因为饿了吧。他问到了火烧尸体的味道。”

邓廷歌又惊又喜,连忙让那个人站起来,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剧团过来的?”

他认不出这个年轻人。年轻人长得端正阳光,目光温和。

“我叫向锐。”他说,“我是欢世推荐的人。”

邓廷歌恍然大悟。又是欢世的人。欢世最近出的几个人都是演技派,可怕的是又有偶像派的脸和身材。他打量着向锐,等他坐下来之后将老兵的那个故事告诉了面前的演员。

几乎人人都很吃惊,邓廷歌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些孩子的神情。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许能成为不错的演员,他强装自己是一个伯乐,很得意地想。

除了这一批年轻演员之外,导师给他的资料里还有几个在话剧中担任主演的名字。邓廷歌挺惊讶:他看到了严斐的名字。

因为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这些年轻演员的培训,所以严斐并没有出现。邓廷歌第一时间联系了严斐,严斐知道他也参与这个项目之后很高兴。邓廷歌住院期间,《久远》剧组里的人都给他发来了问候,陈一平还专门离开自己拍摄的地方绕道云南去看他。严斐在电话里详细问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像是放心了似的来了句“那还不错,好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