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欧洲人制作出了了体温计和脉搏计,发现了血液循环,并且开始尝试“输血疗法”。】

17世纪,帕多瓦大学的教授桑克托留斯设计了最早的体温计和一种比较脉搏快慢的脉动计,用于测量人体的体温和脉搏。

——这两种是根据伽利略的发明改造的,体温计根据寒暑表改制,脉动计根据脉搏的跳动与摆的运动原理设计改造的。

列文虎克改良了显微镜,出版了《显微镜学》等多种微生物学书籍,而他的显微镜也是根据伽利略制作的显微镜改进的——没错,伽利略除了自制天文望远镜,还做过显微镜,但是他的显微镜忽大忽小,质量也没有望远镜好。

17世纪,许多医学协会成立,医学期刊出版,国际医学开始交流,并且形成了医学的三个学派:物理医学派,化学派,活力论派。

药用植物也是在此时输入欧洲——1638年,秘鲁的一位皇后患病,用金鸡纳树皮治愈后,传入了西班牙和欧洲各地。17世纪后,金鸡纳霜由传教士传入华夏,给康熙治疟疾。

虽然欧洲许多西医认为17世纪只是西医的雏形,但这时期许多发明一直惠及后世至今。

【现在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医学离不开实践,西方医学的进步是用什么实践呢?】

【答案是:动物。】

【我们现代做医学实验也会使用诸多动物,这也是从17世纪的西方开始的,虽然这个时候还比较的暗黑。】

“人有血液,动物也有血液,但是动物的性格不同,这血液是不是也有不同的作用?”

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了”后,欧洲人大受启发,开始研究人和动物血液的不同。

“小牛犊温顺,牛犊的血液必然也温顺宁静。雄鹿很有活力,它的血液定然也勇猛长寿,不如把不同的血液在生物中互换,是不是可以治疗疾病?”

一番争议后,英国人首先开始试验。

“羽毛管是中空的,可以做蘸墨水做羽毛笔,也可以做管子。”

英国人结合自己羽毛笔的经验,用禽类的羽毛管和猪膀胱结合,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静脉注射器。

然后,拿出自己的绝活——牙鸟片和锑,混合之后,输入了一只狗的体内。

原本健康的狗开始变得昏昏沉沉,一边打瞌睡一边呕吐,与人类服用牙鸟片或者锑过量时的模样几乎一样。

“不如试试红酒。”

“啤酒也不错。”

“狗也喜欢喝牛奶,我看牛奶更好。”

英国人各种大胆的尝试,甚至还尝试过把自己的尿液注射入狗的体内,结果狗全部死亡。

1663年,一名来自牛津大学的医生理查德·洛尔开始做出新的尝试:“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狗身上本来就没有。要用它本身就有的,比如血液。”

洛尔找到了两只健康的狗,把两只狗的颈静脉缝在一根芦苇管的两端,想让血液从一只狗的身体流向另一只狗的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