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指导四人修炼

没有华丽的法坛,只有中央清泉旁环绕摆放的五个蒲团。

林祖峰坐于主位,苏婉四人分坐四周。清泉流淌的淙淙声是天然的背景,洗涤着心灵。

林祖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直指大道的韵律,在石壁间轻轻回荡。

他极少引经据典,更不空谈玄虚,往往以洞府外的山石草木为喻。

“看那崖畔古松,”他指向洞府入口缝隙透出的一抹苍翠,“其枝干虬劲,傲霜斗雪,百折不挠。

然其劲节之源,非在枝叶之繁茂,而在其根须深扎岩隙,默默汲取地脉之精,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得枝荣。”

他目光扫过弟子,“修炼亦然。仙元积累、神通习练,皆为枝叶。对天地法则的感悟,对自身道心的砥砺,方为根本。

根基不牢,纵使习得惊天动地的奇功秘法,亦如沙上筑塔,遇风即倾,终难持久。”

他又随手摄来洞内石缝中生出的一截翠竹:“再看此竹,中空而直,有节而韧。狂风过境,巨木或折,此竹却随风而弯,风过复直,无损其形。其柔韧之秘,便在于这节。

节,是约束,亦是力量的节点,是仙元运转、神念收束的关键之处。

修行路上,处处是坎,时时有劫。当如竹有节,能屈能伸,知进知退。一味刚强易折,懂得在规则(天地的、自身的)之中寻找韧性,方能走得更远。”

每一次讲法,苏婉总是听得最为专注,秀气的眉头时而紧蹙,陷入苦思;时而豁然舒展,眸中闪过明悟的光彩。

她膝上摊开数枚特制的青色玉简,纤手执着一支由“灵犀兽”尾毫制成的符笔,蘸着特制的星砂墨,将师尊的话语与自己的感悟飞速记录下来。

玉简之上,灵光随着她的书写微微流转。三年下来,她的玉简已记满三卷,字迹从最初的娟秀工整,渐渐带上了几分属于剑修的凌厉风骨。

(https://www.mbaoga.cc/77016_77016038/46792062.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