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一章 反目(二合一)

代晋 大苹果 3230 字 18分钟前

王绪对司马遵的反应一点也不意外。同为司马氏皇族,对这样的事自然极为敏感。当年,司马遵的父亲便是因为被污蔑为有谋反篡位之意而被贬为庶人,最后郁郁而终。这件事是司马遵心中永远的阴影。大晋皇帝之位其实谁都能觊觎的。

司马道子上位之后,他的野心人所共知。但是,没有人会认为他敢于强行夺位。就算他扶持个傻子当皇帝,也要做好这表面文章。阻力自然不仅仅是朝野豪阀大族,也来自于司马皇室宗族之中。

像司马遵这样一类身份之人,在司马曜死后由司马德宗即位这件事上自然没有任何的异议。那是父死子替,天经地义。但若是司马道子即位,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必会招致宗室皇族的一致反对。

司马遵等人的底线其实便是司马道子不篡位,哪怕怕赐予九锡之礼,哪怕司马道子大权独揽,那也可以接受。但如果他篡夺司马德宗之位,则是破了这道底线。大晋南渡至今,还没有司马氏内部篡夺皇位的。

当年司马睿南渡延续大晋国祚之后,曾亲口在宗室之中立下了这个规矩。司马氏皇族内部,决不允许有觊觎大位篡夺皇帝之位的事情发生。司马道子若这么做了,便是破了这个界限,坏了元帝的祖训。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些事是不能破了先例的,否则会遗害后世。

正因如此,司马遵听到这样的消息才会震惊不已。

而令司马遵感到愤怒的是,这件事若非王绪说出来,自己居然一无所知。司马道子甚至都没有跟自己这些人透口风,征询意见。那便是说,在司马道子的心中,根本没有必要征询宗室成员的意见。

自己为守住京城保卫大晋社稷拼死拼活的时候,司马道子居然在谋划篡位之事。什么禅让皇位给他,无非便是司马道子逼着司马德宗做出禅让的行为,其实便是篡夺而已。

司马遵此刻的反应,正是王绪所希望看到的。

“武陵王,我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事。但我可以斗胆说说我的看法,不过,仅限于你我之间的谈话,出了这间屋子,这些话便都随风而去,我是一个字都不会承认的。”王绪缓缓道。

司马遵皱着眉头,面色阴沉。

“其实,在我看来,王爷受禅让登基为帝,倒也不是不成。只不过,眼下的时机是颇为不合时宜的。如今的局面之下,王爷这么做恐怕会令人心不稳,让局面变得复杂,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骚动,不利于击败桓玄叛军。哎,但这毕竟是宗室内部之事,我等没有指谪的权利。那日我曾劝阻王爷不可如此,可是王爷并不愿意听从,我也只得遵命行事。我不知道武陵王和皇族宗室会有何种看法,但我想,如果武陵王去劝劝相王,暂缓此事的话,或许相王会听。毕竟武陵王如今受相王倚重,领军拒敌,劳苦功高,相王定会听从武陵王的劝告。”

王绪一边说,一边观察武陵王的神色,试探司马遵的反应。他并不希望司马遵识破自己的意图。

司马遵依旧眉头紧皱,后槽牙咬的紧紧的,腮帮子的肌肉抽动着,显然他颇为愤怒。

“武陵王,我当然知道,眼下所有的粮草物资,全部的人力物力都要放在守城这件事上。可是相王的话,我也不敢违背。倘若武陵王能够劝阻相王暂停此事,我便可全力为武陵王解决守城遇到的这些问题。为登基大典准备的物资人力便可调配在守城之事上,全力拒敌。这样,岂不两全其美?”王绪沉声道。

司马遵赫然站起身来,一言不发往外便走。

王绪忙道:“武陵王,你要去哪里?你还没给我回答呢。”

司马遵气呼呼的道:“我还能去哪里?我去见相王,问清楚此事。他怎么能这么做?他怎么敢这么做?我必要问个明白。”

王绪忙道:“武陵王,你好好的说话,切莫惹怒相王。相王要登基,你可干万莫要反对。为了大局着想,你只需规劝他延迟便可。可切莫闹僵了啊。”

司马遵冷笑道:“别的事倒也罢了,这件事,可不能容他随意乱来。王大人,我自有主张,你不必教我怎么做。”

王绪叹息道:“我不是教王爷怎么做,我是希望能够和气解决此事。哎,相王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只不希望此事闹的将相不和,坏了守城大事。”

司马遵并不答话,头也不回的阔步而去。

王绪看着他离去的身影,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来。好戏就要开场了,司马遵必要去向司马道子发难了。司马道子的逆鳞便是他的帝王之梦,谁要是阻拦他这一点,司马道子会毫不犹豫的铲除他。

不久前,因为九锡之事,司马道子恼怒王绪办事不力。王绪跟他说,这件事即便要为之,也要先私下里征求主要人员的意见,免得搞得不可收拾。特别是司马遵,他现在守城得力,必须要知道他的态度,这样才万无一失。司马道子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让王绪来探听司马遵的口风。

今日王绪所做的,其实便是更进了一步而已。事实上,司马德宗并没有同意禅让,司马道子还没有行动。所谓的登基大典的事情也根本没有准备。但王绪知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激起司马遵的愤怒,让他去见司马道子。可惜自己不能跟着去,否则必是一个难忘的场面。

当然,就这件事而言,还不足以让司马道子杀了司马遵。还需要一些添油加醋的东西。等司马遵见了司马道子之后,自己需要煽风点火,进一步的激发矛盾,司马道子盛怒之下必会动手。他本就是会被情绪所左右的人。

王绪缓步回到了后进居处,在窗前坐了下来,将腿搭在小几之上。阳光灿烂,窗前的金粉月季在风中摇弋。王绪长吁一口气,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

琅琊王府之中,歌舞升平,丝竹悦耳。

司马道子端着酒杯斜倚在春塌上,眼前厚厚的地毯铺满了整个大厅,十几名歌舞伎载歌载舞正在卖力的表演。女扮男装的乐师们身子俯仰起伏,演奏着悦耳动听的曲子。

司马道子已经半醉,他本就嗜酒,近来心理压力大,几乎没有一餐不饮酒的,每天都在醉意熏熏的状态之中。酒能够让他放松,能给予他勇气,能让他感到自己无比的强大,可以压制心头不时泛起的恐惧。

城外大军压城,没有人不会感到局势的严峻和可怕。即便司马遵表现出色,守城有方,击退了对方多次的攻城。但只要对方一日不退,压力便依旧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