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想法新奇

秦辞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陛下,众人想着,琉璃工艺既能为朝廷所用,若能再开设一间小作坊,以民间之力继续钻研创新,或许能为琉璃技艺的发展开拓更多可能。

如此一来,不仅能丰富琉璃品类,也可在民间传播技艺,带动更多百姓谋求生计,于国于民,或许是件好事。”秦辞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陛下的神色,心中暗自忐忑。

景康帝听后,并未立刻作答,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才缓缓开口:“秦卿,你这想法倒是新奇,难不成我们官部的工匠,还比不上民间的吗?”

秦辞摇头,说道:“非也,官部的工匠自然是好的,可琉璃制品是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就算是官部的工匠那也要新学,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臣相信假以时日,官部的工匠定能更加做得出色。

只是在琉璃作坊开张的时候,我们就跟原本的那些匠人们说过,等过了五年,这些技艺就传给他们了,他们若是想要自己开作坊,或者是教人那都是可以的。”

景康帝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言论,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这样的技艺无偿交给民间的匠人?是否有些不妥?”

秦辞笑着说道,“其实原本我听到的时候也很诧异,觉得这样的聚宝盆该是藏着掖着才是,大可以做家族的传世之艺,但是我还听到了另一方言论?”

景康帝挑眉,“哦?什么言论?”

秦辞微微欠身,神色恭谨,缓缓说道:“陛下,臣听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技艺藏于私家,不过惠及一族一门;若广布民间,却能福泽万民,琉璃技艺虽新,然其潜力无穷,我大昭国以民为本,百姓富足,国之根基方能稳固。”

见景康帝垂眸思索,秦辞再接再厉的说道:“《孟子》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若能将琉璃技艺传播开来,使百姓多一谋生之技,得以安居乐业,此乃陛下之乐,亦是社稷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