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5 章 建平的想法

他还大量雇佣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带领乡亲们一同踏上致富路。

村里的李大爷,年逾六旬,本只能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如今在厂子里帮忙筛选酸枣仁,每月都有一笔可观收入。

李大爷常感慨:“建平眼光独到,要不是他带着咱干这酸枣仁生意,咱这把老骨头还得在土里刨食,日子苦哈哈哟。”

事业蒸蒸日上的建平,对妻子春红的体贴关爱分毫未减。

每日清晨,无论多忙,他都会早起为春红准备营养早餐,那碗冒着热气的鸡蛋羹,是他独有的温柔。

遇到天气变化,他总是第一时间提醒春红增减衣物,细致入微。

村子里的女人们聚在一起闲聊时,总忍不住夸赞:“春红,你可真是好福气,建平事业有成,还对你这么贴心,事事都想着你。”

春红脸颊绯红,眼中满是幸福:“他呀,就是个实心眼,总说我跟着他不容易,家里家外操持辛苦。其实我知道,他拖着这条腿,打拼更难。”

男人们则向建平投去羡慕与敬佩交织的目光:“建平,你可真是咱村的榜样,事业家庭两不误,把春红宠成了宝。”

建平笑着摆摆手:“我这腿不方便,春红为这个家付出太多,我能做的,就是多疼疼她。”

建平并未满足于现状,在拓展业务的考察中,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健康养生愈发关注,对中药材产地及加工过程充满好奇。

再瞧桃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漫山酸枣树构成独特风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将村子打造成以酸枣仁为主题的旅游村。

他把想法分享给村里干部与乡亲们,起初,质疑声一片。

村民王婶满脸担忧,眉头拧成个疙瘩:“建平啊,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搞旅游能行得通吗?这得花多少钱,要是搞砸了,可咋整?”

建平耐心解释:“婶儿,时代变啦,现在城里人就稀罕咱乡村的自然风光,还有传统的老手艺。咱把村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把酸枣仁加工过程展示给游客,再让他们体验采摘酸枣的乐趣,保准能吸引不少人来。而且咱可以从小规模起步,边做边改进,有问题大伙一起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