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不说话,亚历山大继续补刀,“如果CY-01实现量产,在继续保持现有性能的前提下,单台成本价或许能压缩到20万以内,那么贵公司的售价会是多少?25万元吗?”
听到这句话,直播间里顿时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25万买台无人机?有这钱我都可以买台不错的车了!”
“溜了溜了,这就不是咱打工人能消费得起的玩意。”
“有一说一,这台样机就像奥运冠军,咱自豪是自豪,但也不可能自己培养一个,看看就完了!”
“说得是啊!打破世界纪录是挺牛逼的,但要咱们普通老百姓买单就属于鸭子睁眼——大可不必(DUCK不闭)了。”
尽管梁凤歌安排的水军还在不断强调什么民族自豪感,什么国货的历史性突破,但绝大多数人已经冷静下来。
直播间里的观众有一半是被鸿鹄科技的短片《旅行》吸引来的,想的就是看看有没有可能购买一款个人自用的航拍无人机,好像短片中那样拍摄一些美美的视频或照片。
但这种为娱乐购买的产品,预算怎么可能达到25万之多?
咱可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是,我承认你这参赛作品性能确实足够强大,但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民族自豪感再强烈,能当真金白银的票子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