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可进化,可调教,毫无弱点的“弟媳”

“够了!”

“你再说,我就扁你!”

......

苏轼的嘴角有些抽搐。

够啦!

他真的不够再提醒啦!

他是一直被贬!

弟弟确实一直在捞!

咋滴。

是嫉妒他们兄弟情深是不是!

......

此时,Deepseek冰冷的声音响起。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待苏轼无语到不想说话,Deepseek继续说道:

“最后可得出结论,若以“日作千诗”论英雄,吾当称王!”

“若比情感震颤千古共鸣,老deep我还得练!”

“一言蔽之,AI作诗,最克制的便是高产却低质的二三流诗人。”

Deepseek的话音刚落,在场的诗人纷纷摇头。

“不是我!”

“亦不是我!”

“更不是我!”

唯有乾隆脸色一变。

完了,冲我来的!

此时,弹幕弹出。

“Deepseek能写这些的前提,也是得有足够的诗词古文,作为原始支撑,从而仿写。”

“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古人的诗词,AI根本无法创作。”

“AI作诗特点就是:没有感情,全是技巧,不输文采,稍逊风骚。”

“没有古人的智慧,哪有词汇编入AI。”

“表面上说的是AI和古诗人比赛,实际上是鞭尸乾隆。”

“乾隆:有点阴招全使我身上了。”

......

各朝诗人此时都不约而同的长嘘了一口气。

差点以为在后世,Deepseek可以完全替代或是超越诗人。

看来这个所谓的Deepseek作诗,是基于他们这些先人的作品而来。

若是没有他们的诗作,Deepseek是绝对作不出来的。

所以在后世,诗词是可以堆砌起来的音律言律的表达形式。

Deepseek可以根据每位诗人的词风,完美的堆砌出放在古代也可以流传千古的名篇。

但是其中的思想和韵味,却是永远无法模仿。

诗词,往往需要根据意境和想象去获得它的美感。

各朝诗人都相信,后人在读他们的诗时,都会揣摩他们写诗时的境遇和心情。

后人会在诗中理解他们的怀才不遇之悲、家破人亡之痛,亦或是雄姿英发之豪、勇冠三军之勇。

所以他们完全不必在意后世的Deepseek能否替代诗人。

好诗可能是Deepseek的。

但是意境,是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