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刚啊,怎么说呢,先天就有一个天花板,他不甘心,他矛盾,以至于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讽刺而讽刺,总结的说,那就是他的才华,撑不起他的野心。”
韩三屏淡淡的话语,让黄建新倍感唏嘘。
是啊,晓刚是矛盾的,借用姜纹导演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话,
“我怎么又能站着,又能把钱挣了。”
这种矛盾其实经常发生在文艺工作者身上,也就是所谓的瓶颈。
我的作品是要出自本心,还是要考虑受众?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平衡,如何突破,则来自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所以老话讲得好:当你的才华撑不起野心时,那就潜下来好好修炼吧。
但晓刚好像没有……
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去怨天怨地、到处炮轰了。
他的才华,还停留在过去,而他的野心,却再也不能收敛。
“那凯歌呢?”
“凯歌~”
韩三屏眉头皱得更深,好半天之后,才缓缓地吐出一句。
“说实话,我看不懂他。”
黄建新:“.”
你酝酿了半天,就给我来了个这个?
“那你说孙羿这小子。”
“这小子,说实话,我是万万没想到,他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才华这一块,他不输任何人,在求知欲和探索欲上,同样旺盛,关键他最突出的一点。”
“什么?”
“身上的那股子锐气。”
“锐气?”
黄建新有些疑惑。
“对,就是锐气,老黄,你别看私底下这小子跟你嘻嘻哈哈的,那是你没看到他在片场,对待作品,他有股子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锐气,或者说自信。”
“任何题材都敢挑战,不怕输,敢打敢拼,说干就干,这股子劲头,放在任何事上,都能让他钻出个一二三来。”
黄建新略一思索,想到了孙羿出道以来的各种作品。
从练手的《小红花》到初出茅庐的《那些年》,然后就是声名鹊起的《无名之辈》和拿下戛纳金棕榈的《触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