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爆金币

有一句话叫“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也是类似原理,就像《春秋》这部儒家著名著作,有各种不同的注解版本,从而来实现对其内容的不同解释,从而篡改其本意,或者延伸子虚乌有的内容为政治服务。

上个世纪末,远东帝国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也这种性质的书籍。

而西方近代,对《圣经》的各种不同理解,从而推动社会变革,比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就是从这方面下手。

甚至最保守和教条的阿拉伯教经文,也能有不同的解释,从而产生各种派别。

同理,对于工党思想在东非的传播,莱茵皇室和东非政府,一样可以曲解和篡改,然后让东非民众真假难辨,从这个角度而言,莱茵皇室可谓用心险恶。

在这个问题上,父子两人没有说太多,转而把话题引入到国内和国外。

1927年又是动荡的一年,尤其是欧亚大陆上的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包括变法图强性质,民族独立性质,工党性质,殖民地谋求独立等等。

弗里德里希说:“今年我们把对外重点工作放在了海外市场培植,尤其是殖民地的建设和扩张上。”

“现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凸显,各国工业复苏和发展,伴随着产能过剩的极大隐患,同时关税战也越发频繁。”

“反应在国内,如今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商品利润越来越低,许多企业甚至亏损经营,为此,不得不压低市场劳动力价格。”

“我们东非因为有最低工资标准,所以他们不能做的太过,但是欧美国家的企业大多没有这个顾虑。”

“这也导致现在很多资本流入欧美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整体上,还可以承受。”

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资的依赖也会随之减少,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玩经济上的“闭关锁国”,对东非的影响算不上太大。

以前,东非政府肯定巴不得其他国家对东非多投资,从而获得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等发展要素,现在东非本国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已经没有太多短板。

加上东非政府的不懈努力,尽量降低人工成本以外的其他生产成本,所以东非工业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劲的,投资环境仅仅略微逊色于美国。

当然,真正让美国和东非都羡慕的还是英国和法国这种国家,即便他们混吃等死,殖民地也能为他们的本土工业买单。

只需要禁止其他国家商品,进入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就能坐享其成,哪怕商品质量再差,殖民地也别无选择。

而这也是五五规划以来,东非加大对殖民地投入的重要原因,这其实就是培养东非未来的经济蓄水池。

恩斯特说:“眼下的经济环境,虽然明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巨大的波涛已经在酝酿,国际市场的泡沫随时有可能被戳破。”

“换句话说,我们要做好应对一场史无前例经济危机的各项准备,增加东非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的幸存下来的能力。”

“殖民地市场想成长起来,尚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务之急,是加大对移民的引入,尤其是太平洋各个区域的殖民地,放松移民标准。”

“皇室财团手里的一些非核心资产,要加紧抛售掉,同时加强国内企业,尤其是那些经营状况良好,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事先做好调查。”

“因为一旦危机爆发,我们只能优先保证那些优质企业的生存,这是危机过后,东非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