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做戏

……

拓跋宏见时机到了,也该收幕了,于是厉声道:“众爱卿听着:咱们的皇宫、东宫、三公九卿大部分都来洛阳了。如果爱卿们觉得需要住下来从长计议,那就不走了,索性定都洛阳,以此为基础谋划南征!如果爱卿们不同意迁都,那就即刻出兵。二选一,爱卿们想一想、议一议,随后投票决定。”

一瞬间,大殿所有议论声消失,大伙也停止走动,一齐望着高阶上的皇帝。

落针可闻。

气氛诡异。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要么是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要么是在官场旋流里趟过来的,一个个都是人精。

他们马上醒悟到:皇帝拓跋宏所谓饮马长江的豪言,原来只是幌子,迁都洛阳的谋划才是真正目的!

这时,拓跋澄立即大声喊道:“臣,同意迁都洛阳。”

拓跋休:“臣附议。”

拓跋祯:“臣附议。”

拓跋禧:“臣附议。”

拓跋勰:“臣附议。”

李冲:“臣也附议。”

……

随即,依附拓跋澄、拓跋休、拓跋祯、拓跋禧、拓跋勰、李冲的臣子们也纷纷表态“附议”。

那些心中不情愿的人一见这架势,知道大势所趋,反对也没用了,索性也表态同意迁都。

太子拓跋恂心里对洛阳很是不喜。

他也明知许多鲜卑大臣不愿离开平城。

可是现在,这些大臣们一面倒地附议迁都,无人出声表示反对。

太子心里十分反感这些家伙们,但他也不敢吭声。

太子思想变化表现在脸上,他身边的老师、太子太傅李冲看得清清楚楚。

李冲提醒太子:务必与父皇保持一致。

拓跋恂便随大流表态同意迁都洛阳。

太子拓跋恂这年刚满10岁,还是个孩子。

可是生在皇室,10岁便担起重任的,不知凡几。

何况他是皇帝的嫡长子,已被册封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