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保媒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1401 字 22小时前

她在遗册里提示皇孙拓跋宏:若要易汉服,则找汉族世家贵女帮忙。

拓跋宏读着皇祖母遗册,仔细琢磨这事。

这年代男尊女卑,尤其是皇室有规矩:后宫不得干政。

——冯太后这是例外。

让女人主持服装改革是不可能的。

最好让一些汉族女子参与此事,且必须是熟悉汉人服饰的女子。

他琢磨来琢磨去,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冯太后的遗册,他读过几遍了。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通婚这条,他也深以为然,打算稍后推出。

但自己可以先带头实行起来。

自己后宫之中,皇后和左昭仪就是汉人。

还有两位贵人和一位夫人也是汉族:渤海高氏家的高照容,襄阳罗氏的罗敏。她们是贵人。

荥阳郑氏的郑充华,夫人。

她们虽可为自己的汉服改革作参谋,但她们并没刻意研究服饰。加上生活在鲜卑族主导的环境里,对汉服认知有限。

应该从汉族高门里选几名精通汉服裁剪的贵女,娶他们为妃嫔,这样才能帮到自己。——拓跋宏这样决定。

到时,由她们在后宫闺房之中,替自己构思鲜卑族改穿汉服的礼制,自己剽窃她们成果,照本宣科、下旨遵行,这样不就简单多了么?

而且是一箭双雕。既带头与汉人通婚,又解决汉服问题。

至于后宫不干政——时代不同了,祖制也要变。

谁有本事就依谁的。

皇祖母的就是榜样。

想到就做。

拓跋宏立即命太监传主客令崔光、中书令李冲来见。

崔光出身东清河崔氏。

东清河崔氏与清河崔氏,既是一体又有区别。

之前,清河崔氏一直排在前面。但崔浩事件以后,东清河崔氏相对做大了,俨然成为清河崔氏领袖。

崔挺与李冲同岁,但爵位、官职比后者略低。

两人关系一向不错。

二人进了大厅,向皇帝行礼后,站在阶下,等待皇帝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