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在这里面,忘却一切尘世烦恼和无聊忧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世界中。这间石室,仿佛就像是他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简单而纯粹,没有丝毫的杂质。
仇生在这石室中,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
每天清晨,鸡鸣五更天,他便会早早地起床,迎着第一缕阳光,在石室前的山间空地上,打上一套五禽戏拳法,活动一下周身筋骨。然后,他便会回到石室中,静静地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或者是闭目养神,调整自己的心境,尔后盘坐冥想,进入忘我真境,感悟道法自然,调息运行内在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仇生的生活虽然很简单,几近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却充满了宁静和自在。
他与尘世隔绝,却又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未有过什么孤寂寞落感来。在这北山之上的石室中,他寻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清静天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王权易手,走马灯一般不断。
周武王时,武王以其卓越的处世才能,和英明的领导能力,用子牙,帅群英,统一了天下,封神演义后,建立起了一个辉煌的周王朝。
这一日,武王偶然听闻了仇生避世修行的事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之心。
周武王寻思,这个仇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竟然对天下大势可以不屑一顾,对居神奉仙不置一意,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修行,且为何他的名声还如此响亮?!带着这些不解和疑问,周武王决定亲自前往尸乡北山,那传说中的石室,去一探究竟。
当武王来到尸乡北山上,踏进那石室山间空地时,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石室中光线明亮如昼,几缕微弱的阳光从石缝中透了进去,便映照在四壁之上,呈现出一片白亮的景象,有如明珠闪亮山巅。就在这片光影中,武王看到了一个身影,正是仇生盘坐在那。
仇生端坐在石室的一角,神采奕奕,容颜焕发,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而是为他塑造出了一团隔绝尘世的光罩。
再看仇生的眉宇之间,隐隐透露出一种超凡入圣的德行印记,他和颜悦色,让所见之人,不禁由心而生出敬意种种。
武王凝视了仇生好一会儿,心中的好奇,渐渐被这种敬畏所取代。
他缓缓走上前去,虽是君王,却向仇生施了大礼,然后轻声问道:“先生,久闻您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不知先生在此石室中,有何感悟?!可否相告一二!?”
仇生已然收功宁息,他闻武王之言,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世间万物,皆有其自然定数。生在此石室中,只是个顺应自然生息,修身养性人罢了!哪里有什么心得体会教授。”他的声音清澈而温和,宛如天籁之音。
武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思“也对,若是他一来,便有颇多言论教化与自己讲,那岂不是早已悟道仙去,何谈什么存世高人来!”
武王继续与仇生交谈起来。两人相谈甚欢,武王从仇生的话语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和治国之道。
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武王这才发觉天色已晚,他不舍地与仇生道别,离开了尸乡北山这石室。
这次与仇生的会面,让武王受益匪浅。他不仅对仇生的德行和智慧深感钦佩,更从中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周武王回到宫中后,将这些感悟融入到治国理政之中,使得周朝越发繁荣昌盛起来。
自然,武王对仇生的尊崇之情溢于言表,周王朝推翻殷纣暴政不久,百废待兴,渴求人材,他决定在这尸乡的故地,北山顶上,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仇生的敬意和感激,以诚相邀他下山相助。
在那场祭祀举行的时刻,尸乡北山上香火缭绕,钟鼓齐鸣,仇生的名字被唱响,在山间回荡,经久不息。仿佛这是对他一生奇异经历的最好见证。
祭祀结束后,仇生却并未因武王的尊崇而改变自己的修炼生活。他依旧留在尸乡北山上,每日食用松脂,在那石室中修身养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苏妲己与石矶娘娘的流毒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