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克兰芝水坝之战(中)

来南洋讨生活的身毒裔多是达罗毗荼人,土人则是南岛人种,和鬼子的区别一眼就能看出来。

上尉点点头,语气复杂:“应该是被强征的。”

这也正解释了为何他觉得这些守军的战斗力有些低下,除了那个引发了巨大伤亡的IED,这些敌军并没有给他这个加强连造成多大伤亡。

他叹了口气:“都是些苦命人啊...”

当然既然双方已经刀枪相向,他也不会心慈手软就是了。

“这个情况我会向上级汇报的,现在先修筑工事,防止反扑吧。”

-----

这一战代价不小,但也换来了宝贵的前进空间和一个稳固的出发阵地。

只是一个担任火力侦查任务连的加强连就能做到这种地步,就连齐泉得知后都有些另眼相看了。

很快,后续各主力部队就抵达了克兰芝水坝外围。

沉重的履带声轰隆隆传来,M4谢尔曼坦克从后方滚滚开来,炮口昂起,身后还跟着带有折叠通信天线的吉普车——那是空地协调员的座驾。

有了他们的帮助,那些布置在克兰芝水坝外的连环子母堡就不再是问题了。

携带着火箭弹的P-47和穿甲炸弹的SB2-C俯冲轰炸机开始在空地协调员的无线电引导下,对那些外围碉堡挨个进行灌顶攻击。

和白党不同,有土肥原贤二这个大将坐镇,好歹下发的钢筋混凝土等宝贵物资没人敢倒卖,因此克兰芝水坝周围的工事都是实打实的、保质保量修筑的。

然而面对攻顶的炸弹和火箭弹,这些工事的表现并没有好太多。

现代战争体系(对于二战来说的现代)早就证明,单纯的修建工事除非修成马奇诺防线那样,否则面对有炮火和空中优势的敌人时作用都相当有限。

尤其是当克兰芝水坝内只有800多“昭南特别挺身队”的散兵游勇和400多正牌鬼子的时候,人数不住的他们连一次反冲锋都组织不起来,只能被动挨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