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调查出了幕后之人,那么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处置了。
哪怕是量刑,也该有个量刑标准。而在这方面上,大理寺、刑部、开封府尹的主官与何都监真可谓是愁的要揪光头发了。
王氏自然是主谋,而除了王氏之外也有不少的大家主妇参与其中,她们身后的男人有些现在还是朝廷里的股肱之臣,非常得用的那种。
而且凭良心说话,参与此事的那些家族中,他们的念头也不一样。
虽然暗地里谁都知道他们是奇货可居,把道君皇帝当成了一件“投资生意”来做,可是说法上却有很多讲究的!
有些人是真心想要助道君皇帝成事的!
有些人也是真的担心道君皇帝回来会被摄政王给害了,想给他谋求几分权利和保障的。
大宋朝毕竟还是有忠臣的,虽然道君皇帝在百姓口中的风评不行,算是个实打实的昏君。
但是对于官员和士大夫这个层次来说,说一句“皇恩浩荡”也并不夸张。
东京城里凡是成名已久的家族,哪个没受到过道君皇帝的恩惠?
所以他们参与此事,至少心里对于道君皇帝来说还是希望他能好一些的,是个好意。
至于道君皇帝在半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没了,也实在是意外。
谁会想他死啊?对于这些人来说,道君皇帝活的越滋润,他们才能越来越好是不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道君皇帝终究还是死了。而运作此事的这些人也的确是第一责任人。
道理很简单。
要不是你们在这搞事,按照宋金两国正常外交途径,把道君皇帝接回国,不管怎么样他都死不了吧?
正值燕云之战即将开打,金国必然是要以道君皇帝为某种筹码,换取某些政治或者军事实利的。
而大宋中枢对于如何安置道君皇帝也早就有了方针。
他就算是去明学宫里当个教书先生,也好过不明不白就没了的结局吧?
他们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责任人!
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人,国朝也并没有先例。哪怕安个“干涉天家事”的罪名,也总得有个处置标准。
最终,关于此事的调查卷宗送到了东京城两位执政相公许景衡和宇文虚中的案前,同时还伴随着河北地区一份剿匪奏疏。
一个月内,河北中部、南部地区大大小小的盗匪集团被绞杀了超过七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