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一万骑兵窥伺战阵,便是要牵扯我军兵力。”岳飞保持着某种耐心解释道,
“那一万骑兵都是精锐,若去追围,没个两三万是困不住的。不能被他牵引。前军中军只要推过那座环坡,此战胜败就再无反复。”
欧阳澈举目望去,他当然看到了岳飞所说的那座环坡。那是一个范围将近十里地的高台形地貌。
此时此刻正有无数金兵正从那座高台环坡居高临下向着宋军阵列冲锋,以做最后一搏。
这也是金兵的最后一鼓气,因为哪怕他们居高临下,战线却也依旧向着那座环坡推进。
一旦御营前军与御营中军合计超过七万人占领那座环坡,金兵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就会失去这最后一股气,彻底溃掉。
在这种战场上,一旦一方大规模溃退。那么这个溃势就止都止不住。
要不怎么会有一句话,叫做兵败如山倒呢?
所以岳飞的战术完全没问题,七万人与当面金兵将近五万人全力争夺那座高地环坡。
如果再分个两三万去追击金国四太子带着的一万精锐铁骑,那这优势就维持不住了。那位四太子脱离军阵本来就是想牵扯宋军兵力的。
摄政王曾叫岳飞对完颜兀术用点心看着他,不过此时此刻,显然不搭理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哪能固守一个死理?
而且摄政王又不带兵,也不懂大兵团会战该怎么打,他的某些话,听听也就罢了。
只要宋军占领高地环坡,金兵气势一溃,那么完颜兀术那一万铁骑再怎么折腾也担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了。
而且欧阳澈随军这些年,虽然依旧不懂兵事,却是能看出来很多东西。特别是如今大宋几位领兵大将的带兵风格,可以说截然不同。
这年头,主将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是会影响整支军队的。
韩世忠的御营左军敢打敢冲,勇猛无敌。不过他的带兵风格却是走的精锐流。
他麾下的兵马中,精锐是真的精锐,但是拉胯也是真的拉胯,这并不耽误。
用一些数据化的东西来做比喻的话: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三千人能被他训练的勇猛无敌,战斗力能飙升到180,但是剩下的七千人战斗力只能达到80。
集全军资源养出一批精锐部队,然后以精锐部队开路,恍如一柄重锤砸开敌军阵线。后面的人填充战场,从而奠定胜局。
这是所谓的先锋陷阵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