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回到李府。
李子航的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两个孩子。
李子航在家,时不时还会惯一下儿女。
当李子航不在家,杨越可不惯着他们。
犯错就得挨打,什么事都得按照家里给他们布置的生活作息时间表来。
差一分钟俩孩子都得挨杨越的骂。
杨越为何对俩孩子如此严厉,那是她本身就吃了家庭门槛的亏。
当初她进李府大门,整个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憨憨。
因此她也被老太太嫌弃不少年。
就跟老百姓望子成龙一样,自己没文化就想让孩子做个有文化的人一样。
所以杨越对于俩孩子的礼仪规范,家庭教育特别在意。
她希望两个孩子跟他们父亲一样特别有气质,一举一动都带着儒雅风。
李子航刚到家时,俩孩子还被罚站。
当他回家时,两孩子就跟见到救命稻草一样。
中饭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餐厅吃饭。
餐厅里,一个十多岁男孩带着自己还不会走路的弟弟,跟张旭硕坐在一起在茶几上用餐。
李子航看到这俩小孩,才想起来他们是自己儿子收的跟班。
这段时间他不在家,没想到李忘怀这么快就把他们带进府里。
餐厅茶几上,大男孩先把自己不会走路的弟弟喂饱后,才开始大口扒拉碗里的米饭。
李子航笑看对方狼吞虎咽的模样。
他扭过头问了一句自己媳妇。
“这小子爱吃米还是爱吃面食?”
杨越正在给闺女喂饭,她抬头看了茶几旁的俩小孩一眼。
“小的啥都吃,大的更爱吃米。”
李子航夹了一筷子大黄鱼鱼肚,品了一口才乐呵说话。
“这小子祖上还是个富贵人家。”
杨越听到他的话一愣。
“你怎么知道?你还会掐指算命?”
李子航笑而不语,吃的差不多的老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回答自己孙媳妇的疑惑。
“咱家以前就是做米行生意。那时候米比面贵。”
“一斤大米不够一家三口人吃一天。”
“可一斤白面,加点杂粮面能够一家三口吃两天。”
“所以中下层老百姓因为没钱,更愿意吃面食。”
“过去来咱们家米行,买米的都是富贵人家。”
“那些八旗子弟,有钱的本土土着更爱吃米。”
“旗人都是从东三省入关的,他们主食也以大米为主。”
“那些旗人哪怕入关上百年,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