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卓山扬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这进攻与防守两种态势之间的自如切换和转化,竟然是如此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恰似行云流水一般顺畅无阻,全然找不到哪怕一丁点儿的破绽和漏洞可供对手趁虚而入。

要说起这飞鹰镇啊,那可真叫一个悲催!想当初,这里的人们无不以他们那速度型的飞鹰锐士为荣。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个个都身怀绝技,身手矫健得犹如猎豹一般,动作更是快如闪电、迅若疾风。平日里,他们刻苦训练,就是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在沙场上一展雄风,让敌人闻风丧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呐!当他们信心满满地奔赴战场时,才发现自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敌——一套精妙绝伦且威力惊人的军阵战术。

这套军阵犹如一座巍峨耸立、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一般,稳稳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一种无法撼动的威严气息。飞鹰锐士们如同被困于牢笼中的猛禽,尽管他们竭尽全力地左冲右突、上下翻飞,但却始终无法找到这道防线的丝毫破绽。

这些平日里以速度和敏捷性着称的精锐战士们,此刻在这座坚不可摧的军阵面前竟然变得束手无策。他们那令人惊叹的身手在此刻仿佛失去了作用,就像是一只只急速飞行的飞鸟,狠狠地撞击在了坚硬无比的岩石之上,除了落得个碰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的下场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飞鹰锐士们只能瞪大双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方的局势不断恶化。他们心急如焚,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然而却又无能为力。

眼看着己方逐渐陷入被对方死死压制、疲于招架的被动局面之中,他们的士气也开始受到极大的影响。

尽管他们费尽心思地苦思冥想,甚至不惜穷尽所能去尝试各种各样可能有效的方法,妄图彻底改变当前这不利的战局形势。然而,令人感到无比沮丧和绝望的是,对手所布置的战阵竟然如此坚不可摧且强大无比!无论他们如何竭尽全力,所有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最终都如梦幻泡影一般消散无踪,所有的苦苦挣扎到头来不过只是一场徒然无功的闹剧罢了。

那支被称为飞鹰锐士的队伍虽然英勇无畏,但面对敌人铜墙铁壁般的战阵防线时,却始终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敏捷优势,并巧妙地运用起一种名为“放风筝”的战术策略。

值得庆幸的是,这支飞鹰锐士队伍中的成员无一不是身手矫健、动作灵敏的敏捷型战士,其移动速度之快犹如闪电划过天际,身形之灵活恰似飞燕穿梭花丛。

可是,即便飞鹰锐士们占据着这样明显的速度和灵活性优势,对面的卓山乡勇依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这些乡勇们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试图攻击到那些如同鬼魅般飘忽不定的飞鹰锐士,可惜任凭他们怎样努力,却连对方的衣角都碰不到一下。

而另一方面,当 300 人的卓山乡勇组成严密阵势准备正面迎敌时,却发现根本就无法将这群行动如风的飞鹰锐士围困在其中。

于是乎,战场上呈现出一幅奇特而又僵持不下的画面:双方你来我往,相互交锋,一方像是轻盈敏捷的蜂鸟,另一方则好似笨拙缓慢的乌龟,彼此之间谁也无法真正制服对方,谁也不能占到绝对上风。就这样,经过一番激烈而漫长的鏖战后,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以平局的结果落下帷幕。

那么,这个令飞鹰锐士们吃尽苦头的强大军阵究竟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办法破解?自家能不能也整一套?这是所有见证了卓山战阵势力的都在琢磨讨论的事。

原来,卓山的军阵传承,正是来自于原来大蔡乡的蔡氏家族之手,刀王蔡阳手书《汉军基础战阵》。也正因如此,卓山乡勇才能在战场上势如破竹,与飞鹰镇的精锐正卒打得有来有往,不落下风。

更为难得的是,蔡启元不仅将这份传承熟记于心,更是能够根据实际战况灵活运用,使其威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即便是放在整个乡镇级别的势力当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因此,当这一消息传开之后,立即在周边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议论着卓山乡的崛起以及他们那令人畏惧的军阵战术。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是乡级势力胆敢与卓山乡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死路一条。

就连那些镇级势力,如果不能掌握有效的破阵之法,一旦与卓山乡交战,很可能就会像飞鹰镇一样,被硬生生地拖入旷日持久的持久战、消耗战之中,最终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