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闻言,脸上神色不动,只握紧了手中缰绳,沉声问向老妇人道。
“凡入灭法国者,是僧者皆杀,遑论罪孽?或许,当那国王下明了旨意,那些或留或入的僧人便触犯了灭法国的律法,也就有了罪孽在身?”
老妇人神情沉重的摇摇头,又打量着陈启一行人的脸色,试探着说道。
“哪国的律法可以随意杀戮无辜之人呢?都说入乡随俗,可若那约定俗成的规矩非是正法,外来人又何须遵守?恰恰相反,外来人若有能力,应除邪法,更正法,移风易俗,转邪为正!”
面对老妇人的话语,陈启摇了摇头,一脸认真道。
可他也知道,这对祖孙是好心提醒的路人,不欲多争辩什么,只是躬身道谢道:
“谢过老夫人好意,只是贫僧的三个徒弟颇有些勇力在身,那国王只要还是个凡人,便伤不到贫僧几人,这灭法国一行,也非是我等成就国王誓愿,当是他成全我们才是。”
他不记得原着里是否有什么灭法国,弘法国,他也不会坚定的站在什么僧人,国王的立场上。
他只凭着自己的本心行事,那九千多僧人若是罪大恶极,死不足惜,莫说国王要杀他们了,就是当着自己的面砍了,他都懒得管。
可若是僧人无辜,那国王又凭何杀之?
只因他是国王,手握大权?
可不说自家神通广大的大徒弟,以及本领不凡的八戒沙僧,便是他陈启自己,披上袈裟,一杖一马,杀穿这一城一国也不是难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既然如此,是否只要自己杀他如杀鸡,那自己出手管闲事,也是顺理成章的应有之事?
“哦?那小师父的誓愿又是为何?”
老妇人摸了摸自家孙女的头,抬头慈祥问道。
“路见不平,提杖平之。”
提起手中禅杖,在老妇人和孩童面前,陈启灿然一笑,轻轻顿地温和道。
“可我听你先前所说,乃是要西去取经?”
老妇人继续疑惑问道。
“阿弥陀佛,老夫人,贫僧西去取经,是为的超度亡魂,化解冤孽,可眼前的就是亡魂冤孽,岂有顾此失彼之理?经要取,眼前的事亦应管之。”
陈启竖起掌来,目光灼灼的看向老妇人笑道。
他似乎隐隐约约感应到了什么,眼前的老妇人不像是个普通的过路人,倒给了他几分熟悉之感,莫非是哪位仙家在此点化提醒?
“菩萨!你怎来了?弟子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猴子自陈启变化的态度里有所察觉,眼中金光一闪,看出这老妇人乃是观音菩萨,身后的小女孩更是善财龙女,当即挂起笑脸,忙上前几步挡在陈启身前,弯腰恭敬拜道。
“你们这两师徒啊。”
既然被叫破了行踪,菩萨自然就不再遮掩了,晃身一变,菩萨便显出本相,连带着身后亭亭玉立的龙女,看着隐隐将陈启护在身后的猴子,无奈一声道。
想当初,自己还对三藏的性格十分满意,觉得他不仅能与这泼猴相处融洽,还不忘带在身边细心教导。
可现在来看,太融洽也不好啊,你看看如今,一个得了底气,行事大胆起来;一个得了指导,放手施为无忌。
冷不丁就能给她一个大惊喜!
不过陈启他们的本心偏偏又是好的,所作所为,虽有逾越一些规矩,但非是为一己私欲,乃是为求一个公道。
所以看着在猴子带动后,诚心礼拜的一行人,观音菩萨也只能略微摇了摇头,眉目一弯,无奈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