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盐铁风云

"在下需要实地考察盐井与铁坊,方能对症下药。"我向刘备请求道,"另需木匠、铁匠各两名协助。"

刘备爽快地答应了,派给我两名侍卫和一名书吏,负责记录我的需求与行程。走出刺史府时,我发现简雍悄悄跟了出来。

"秦先生,"他似笑非笑地拦住我,"雍有一事请教。墨家尚'兼爱',然则先生以为,当今天下,何人可称'兼君'?"

这是个陷阱题。墨家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我要是顺着说,等于否定刘备的统治合法性。

"简先生博学。"我微微一笑,"然自秦以后,墨学式微,百家交融。在下所学,乃墨家器械之术,非政论之道。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能安一方者即为贤主,何必拘泥名分?"

简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大笑:"好个'何必拘泥名分'!秦先生果然妙人。"

他拍拍我的肩膀走了,但我后背已经湿透。这蜀汉政权里的文士,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接下来的三天,我走访了成都周边的盐井和铁作坊。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盐井是用人力挖掘的简易竖井,深不过十余米,井壁只用竹篾加固,经常坍塌。铁匠铺的炉温不够高,只能生产些粗劣的铁器。

第四天清晨,我正在驿馆院子里用木棍画井壁加固结构的草图,忽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抬头一看,一个身高近两米的红脸巨汉正站在院门口,美髯垂胸,丹凤眼不怒自威。

我手中的木棍啪嗒掉在地上。关羽!活的关云长!

"秦先生?"关羽的声音比想象中低沉,"闻先生通晓器械之术,关某特来请教。"

我慌忙起身行礼,膝盖却不小心撞翻了水碗。水泼了一地,我手忙脚乱地去捡碗,活像个笨手笨脚的小丑。

关羽却出人意料地蹲下身,帮我拾起水碗:"先生不必多礼。关某此来,实为求教。"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小心展开。我凑近一看,竟是《墨子》的残篇,上面绘有各种攻城器械的图样。

"此卷得自许都旧库,"关羽解释道,"其中'备梯'一节残缺,关某苦思不得其解。"

我接过竹简,手指微微发抖。这可能是现存最接近原本的墨家文献了!仔细辨认后,我发现这是描述一种可折叠云梯的设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处应有铰链连接,"我指着残缺处解释,"梯节之间用铜轴贯穿,如此便可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