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刘禅的身影完全消失了。密室突然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量子共振仪上的数字变成了乱码,证明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我瘫坐在地上,大脑飞速运转。老刘禅的话是什么意思?"让他'活'而不活"?还有,诸葛亮的手稿...
突然想起诸葛亮今早给我看的那卷竹简——上面绘制着量子隧穿效应的示意图!难道丞相自己推导出了时空穿越的理论?
我必须在密室彻底坍塌前收集更多证据。量子共振仪旁边有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皮质笔记本——这绝对不是三国时期的物品!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时空研究日志 - 刘禅(建兴二十年至建兴四十年)"
里面的内容让我毛骨悚然。这个刘禅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发现铜雀台密室的秘密,如何研究秦泽留下的技术,甚至...如何多次尝试穿越回过去改变历史!
"建兴三十五年,第六次穿越尝试。目标:阻止丞相五丈原病逝。结果:部分成功,丞相未死,但引发时间巡狩者大规模干预..." "建兴三十八年,第九次尝试。目标:提前杀死邓艾钟会。结果:加速蜀汉灭亡..." "建兴四十年,最终尝试。目标:彻底重置时间线。状态:进行中..."
最后一页夹着一张草图,画着两个人影站在某种装置前——一个是老刘禅,另一个...赫然是诸葛亮!而图上标注的日期是"建兴四十二年"!
这不可能。历史上诸葛亮死于建兴十二年,就算五丈原计划让他活了下来,也不可能活到四十二年!除非...
我猛然想起老刘禅的话:"让他'活'而不活"。
难道诸葛亮也像这个刘禅一样,成为了跨越时间的特殊存在?
将笔记本和几份关键帛书收好,我最后看了一眼那件龙袍。直觉告诉我,这是关键物品,但现在带走它太危险。我小心地将它放回原处,准备改日再来研究。
离开密室前,量子共振仪突然发出"滴滴"声。屏幕上闪烁着一行新信息:
"校正倒计时:7年6个月15天"
正好是233年8月28日...蜀汉提前灭亡的日期。
回到地面,夜色已深。北方的天空上,那颗紫色星辰比昨晚更加明亮,旁边似乎还多了几个小光点,像是...一支正在接近的舰队?
怀中的齿轮碎片突然发烫。掏出来一看,它们再次悬浮起来,组合成一个不完整的圆环。蓝光投射出一段信息:
"警告:时间校正程序已启动。五丈原协议第二阶段必须于7年内完成。关键物品:1.龙袍 2.诸葛亮手稿 3.完整的齿轮"
我握紧齿轮,心中有了决断。明天一早,我就去找诸葛亮,告诉他一切。如果世上还有人能理解并解决这个时空危机,那一定是这位智慧的化身。
回府的路上,一个黑影突然从巷子里闪出。我本能地摸出短剑,却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秦校尉,是我。"
赵云!他一身夜行衣,脸色凝重:"丞相命我暗中保护校尉。方才铜雀台异动,城中已有人注意到。"
"赵将军..."我松了口气,"请带我去见丞相,事态紧急。"
赵云点头,却又犹豫了一下:"校尉,有件事很奇怪...今日午时,我亲眼看见陛下在宫中用膳,但巡逻士兵却坚称同一时间看见陛下在铜雀台徘徊..."
我心头一紧。时空紊乱已经影响到这种程度了吗?两个刘禅同时存在?
"赵将军,此事暂且保密。我们先见丞相。"
赵云带我穿过几条暗巷,来到丞相府后门。奇怪的是,府内一片漆黑,不像有人的样子。
"丞相不在府中?"
赵云压低声音:"丞相近日...行踪不定。此刻应在'老地方'等我们。"
"老地方?"
"校尉随我来便知。"
我们避开巡逻,来到丞相府后院的一口古井旁。赵云熟练地搬开井壁上的一块石头,露出一个隐蔽的机关。按下后,井壁无声地滑开,露出向下的阶梯。
"这是..."
"丞相的'观星室'。"赵云解释,"两年前开始修建,除亮与子龙外,无人知晓。"
沿着阶梯向下,来到一个宽敞的地下室。墙壁上挂满了星图和各种复杂的机械图纸,中央是一张巨大的沙盘,展示着蜀汉与曹魏的边境地形。但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的一张案几——上面堆满了竹简和帛书,还有几件我无比熟悉的物品:一个类似青铜齿轮但更加完整的圆盘,一块与刘禅密室里相似的发光晶体,还有...我的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