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来一瞥

"陛下驾到!"

刘禅在侍卫簇拥下走来。与几个月前相比,他更加沉稳威严,眼神中透着以前没有的坚毅。

"伯约,演示给朕看看。"

姜维行礼,亲自操作连弩车。随着机括声响,三十支箭矢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百步外的靶子!校场上一片欢呼。

"善!"刘禅点头,却转向文官集团,"诸卿以为如何?"

蒋琬上前:"陛下,此物虽利,然耗铁甚巨。眼下正值秋耕,铁匠坊当以农具为先..."

"荒谬!"姜维反驳,"魏国虎视眈眈,岂可懈怠武备?"

朝臣们争论不休。我注意到刘禅的目光投向我:"秦卿以为如何?"

这是个微妙的问题。从未来归来,我深知科技的双刃剑性质。但眼下魏国威胁仍在...

"陛下。"我斟酌词句,"武备不可废,然当以农为本。臣建议限量生产,同时推广新式农具。"

出乎意料,刘禅露出了然的微笑:"正合朕意。伯约可制十驾,余力皆用于农。"

这一裁决既安抚了军方,又照顾了民生。刘禅真的成长了,与未来那个傀儡皇帝天壤之别!

回静时亭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那个黑暗的未来。科技本身无罪,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蜀汉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强大,而是平衡的发展。

"将军!"诸葛瞻突然喊道,"手环有反应了!"

回到亭中,发现手环正在自动修复!虽然能量依然微弱,但∞符号已经稳定。更神奇的是,莲花台上浮现出一行新字:

"闭环稳固度:78%。异常时空节点:炎兴一百年。建议:修正。"

"如何修正?"诸葛瞻问道。

我思索片刻:"或许...我们需要确保蜀汉不走科技暴政的路。"

"那是否意味着..."诸葛瞻犹豫道,"限制某些科技发展?"

这是个痛苦的抉择。从未来看到的惨状告诉我,过度的科技崇拜会扭曲一个文明的灵魂。但完全放弃科技优势,蜀汉又难以在乱世立足。

正当犹豫之际,手环投射出诸葛亮的全息影像——不是来自"环心站",而是预先录制的留言:

"秦卿,若见此讯,当知科技如刀,可护人亦可伤人。得天下以术,可守天下以何?"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统一天下或许需要强大的武力,但治理天下需要的却是仁政与道德。这正是未来蜀汉失败的根源——他们忘记了诸葛亮的初心。

"思远,传我命令。"下定决心,我坚定地说,"从今日起,所有新式武器研发需经陛下亲自批准;农业、医疗、水利科技优先发展;另设'道德院',由你主持,确保科技不违仁义。"

诸葛瞻郑重点头:"谨遵将令。不过..."他犹豫道,"若魏国再来犯..."

"自有应对之策。"我轻抚手环,"但我们要做的是守护,而非征服。"

夜幕降临,我独自站在静时亭中,望着满天繁星。手环的能量依然微弱,但已足够接收"环心站"的零星信号。那个黑暗的未来能否避免?蜀汉能否找到科技与道德的平衡?

答案或许就在接下来的选择中。而这一次,我将更加谨慎——不仅为赢得战争,更为守护一个文明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