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医道对决,灵鹊争辉悟真章

灵枢仔细端详着这些草药,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各种药方与配伍原则。“前辈,我会以人参和黄芪为君药,大补元气;当归和熟地为臣药,补血养血。四药合用,以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 灵枢有条不紊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却又不失谦逊。

扁鹊微微点头:“你的思路不错,但用药如用兵,不仅要考量药物的功效,更要兼顾病人的体质、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这位病人若是脾胃虚弱,过于滋补的药物可能会加重脾胃负担。此时,就需加入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如白术、茯苓,以助运化。中医理论讲究五行相生相克,人体的五脏六腑亦与五行相对应。脾胃属土,土能生金,肺属金。当脾胃虚弱时,就如同土壤贫瘠,难以滋养万物。此时若强行进补,就好比在贫瘠的土地上施加过多肥料,非但无法滋养庄稼,反而会造成负担。所以要先调理脾胃,让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恢复生机,才能更好地吸收药物的营养。从五行用药角度来看,白术、茯苓等健脾之药属土,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而人参、黄芪补气之药,与肺金相关,肺主气,补肺气也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但前提是脾胃功能正常,才能将药物的功效充分发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着,扁鹊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曾经,我遇到一位病人,他表面上呈现出气血亏虚之症,但我在诊断时发现,他的脾胃极为虚弱。若是按照常规的气血双补之法用药,非但无法治愈他的病症,反而可能会加重他的病情。于是,我在药方中加入了大量的健脾和胃之药,先悉心调理他的脾胃功能。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逐步加入补气血的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他的病情才逐渐好转。这便是依据五行理论,先培补脾胃之土,再补益气血,让人体自身的气血生成机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灵枢听后,恍然大悟:“前辈所言甚是,是晚辈考虑不周。用药之道,果然是一门深奥无比的学问,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奥秘,值得我用一生去探索与领悟。” 他的心中满是感激之情,扁鹊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醍醐灌顶,让他对用药之道有了更为深刻、更为透彻的理解 。

在切磋的过程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医馆外,一阵阴风吹过,吹得树枝沙沙作响,仿佛有什么不祥之物正在悄然逼近。诊疗室内,灯光摇曳不定,气氛愈发紧张起来。

小主,

“前辈,您说这世间真的有邪祟之气影响病症吗?” 灵枢突然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好奇,仿佛在探寻一个神秘而未知的领域。

扁鹊神色凝重地点点头:“确有此事。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场大瘟疫肆虐人间,病魔如恶兽般疯狂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一位医神降临,他手持神药,施展神奇的医术,借助天地之力,才将这场瘟疫成功平息。但这种与邪祟对抗的医术,极为神秘莫测,也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灵枢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那我们该如何辨别病症是否与邪祟有关呢?”

扁鹊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与邪祟有关的病症,往往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病人的症状可能会在特定的时间加重,或者出现一些离奇古怪的幻觉。而且,普通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奏效,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阻碍着病情的好转。”

就在这时,一阵阴森的笑声从医馆外传来,那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令人毛骨悚然。灵枢和素问立刻警惕起来,他们迅速握紧手中的武器,严阵以待,准备应对未知的危险。

“莫慌,可能是有邪祟作祟。” 扁鹊神色平静,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香囊,轻轻一晃,香囊中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那香气弥漫开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驱散了空气中的阴森气息。

“这香囊中的草药,具有辟邪驱祟的功效。” 扁鹊解释道。

灵枢和素问心中暗自佩服,扁鹊的医术果然博大精深,不仅精通寻常医术,还能应对这些神秘莫测的邪祟之事,实在令人敬仰。

随着夜色渐深,医术切磋暂时告一段落。灵枢和素问告辞离开医馆,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

“素问,今日与扁鹊前辈的切磋,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自己对医道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仿佛一扇通往医道更高境界的大门正在缓缓为我打开。” 灵枢感慨地说道,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

素问点头表示赞同:“是啊,扁鹊前辈的医术和医德,都值得我们一生学习与敬仰。不过,今天听到的那些关于邪祟和医神的传说,也让我心生好奇,不知我们日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挑战与奇遇。”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客栈走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这座看似平静的小镇背后,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足以颠覆他们认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

回到客栈后,灵枢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扁鹊切磋医术的场景,以及那些关于邪祟和医神的传说。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决定一定要揭开这些神秘事件背后的真相,探寻医道的终极奥秘。

第二天清晨,灵枢和素问再次来到医馆,准备继续向扁鹊请教。然而,当他们走进医馆时,却发现里面一片寂静,不见扁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