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末尔对默罕默德七世的态度十分满意,毕竟前世就已经证明了,凯末尔此人绝对不是君主制的忠实拥趸,否则的话,前世土耳其也不可能变成后来的共和国。
之所以,这个时空里,保留君主完全是出于维护帝国领土完整的需要,尤其是防止新月沃地以此为借口脱离帝国。
穆罕默德七世如此识趣,凯末尔也给他一点甜枣,他说:“政府会在安卡拉建造一座新的皇宫,供陛下居住,只要接下来,陛下配合政府的一切工作,政府也会保证皇室成员的安全。”
“尤其是近期的一些谣言,陛下也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就比如老苏丹陛下,我相信您也清楚,他走的时候,完全是因为疾病。”
“但是,一些野心家和别有用心之徒,他们以此做文章,试图挑拨皇室和政府的关系,希望陛下您不会受到蛊惑,做出不智智的行为。”
默罕默德六世是正常死亡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许多反对新政府的势力,却矢口否认,并且以此做文章,试图扳倒凯末尔政府。
所以,凯末尔对皇室不得不防,尤其是要避免他们和外部接触,尤其是在尚未迁都之前,伊斯坦布尔的许多势力,心思可是很多的。
这次凯末尔打算迁都,可不仅仅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同时是为了接下来的改革做准备。
伊斯坦布尔如今不仅仅地理位置糟糕,容易遭受其他国家的威胁,同时这里也是守旧派的大本营。
而奥斯曼帝国最大的守旧派,就是阿拉伯教,伊斯坦布尔充当帝国首都近四百多年,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旧体制色彩。
所以,凯末尔希望通过迁都来推动土耳其的世俗化进程,减少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助力奥斯曼帝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型。
所以说,从一开始,迁都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包括摆脱宗教势力的限制,而安卡拉此时,仅仅是一个人口几万人的小城市,凯末尔政府可以更加大胆的在新首都实施一些激进的政策。
如果在伊斯坦布尔的话,这些政策可能引发骚乱,那时就不好处理了,凯末尔没有心思和伊斯坦布尔的各方势力勾心斗角。
当然,除了迁都这件事以外,凯末尔还有一个目的,要事先和穆罕默德七世商量。
“苏丹陛下,接下来我要说的事,就和你息息相关了,还要请你做好心理准备。”凯末尔面色变得略微严肃一些。
这让年轻的苏丹感觉心惊肉跳,他强撑着问:“凯末尔帕夏还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做到,一定会积极配合。”
凯末尔毫不避讳的说:“这件事也不算什么大事,那就是为了帝国的发展,所以我想废除‘哈里发’制度。”
穆罕默德七世瞬间脸色大变,这叫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哈里发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最高的头衔,理解成皇帝也未尝不可,当然,哈里发的权力比皇帝还要大一些,哈里发是政教一体领袖,用西方中世纪的教皇来形容更贴切。
西方中世纪的教皇,理论上比世俗君主权力更大,而哈里发就是阿拉伯教的教皇。
所以,穆罕默德七世以为,凯末尔是要废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制度。
当然,凯末尔接下来的话也解释道:“陛下,不用担心,废除哈里发制度,但你的苏丹头衔依然会得到保留,你依旧是未来奥斯曼帝国的君主。”
苏丹和哈里发的区别,前者是单纯的世俗君主,而哈里发既是君主,也是宗教领袖,而奥斯曼帝国君主这两个头衔都有。
取缔哈里发制度,也代表着凯末尔要拿掉奥斯曼帝国皇帝的宗教头衔,从而推动政教分离,切断宗教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和影响。
但是,拿掉哈里发,奥斯曼帝国君主的苏丹头衔依旧存在,所以凯末尔的意思就是让穆罕默德七世只保留世俗君主头衔。
当然,不管怎么变化,穆罕默德七世以及未来的奥斯曼帝国君主,在凯末尔的设想里,永远都只能是“虚君”,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