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末尔说:“想必,苏丹陛下也应该了解,如今世界发展的大势已经证明了,只有世俗化的国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纵观全世界的列强,他们都在世俗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宗教禁锢了社会进步思想的进步,并不再适合如今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我们奥斯曼帝国近些年来战争的失利,还有经济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宗教原因造成的。”
“所以,必须剥离阿拉伯教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等领域的限制,学习欧洲,对宗教进行改革,解放奥斯曼帝国民众的思想。”
凯末尔深知,想要将奥斯曼帝国这种还处于封建社会的国家,变为现代化国家,最要紧的事,就是转变帝国民众的思想。
而具体在奥斯曼帝国的国情就是打破阿拉伯教的思想禁锢,正如欧洲各国,如果他们不进行宗教改革的话,那欧洲如今依旧只会停留在中世纪。
此前奥斯曼帝国不是没有进行过改革,可为什么都失败了?宗教显然是巨大的阻力。
毕竟,奥斯曼帝国领土,人口,资源都不差,同时紧挨着西方,获取技术的难度至少比远东帝国要低许多,但社会依旧发展十分缓慢,这就说不过去了,这个时候只能从制度和思想上找原因了,而这两者都和阿拉伯教息息相关。
凯末尔就对穆罕默德七世说:“论国土,奥斯曼一直都是世界大国,即便今天,也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
“而且,帝国的领土是整个中东地区,土地最肥沃,水源最充沛的地方,条件并不比欧洲国家差多少。”
“人口也有接近三千万,并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就是如此多优越的条件,我们的国家,却一直都在衰落,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在排除那些外部因素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是奥斯曼人和制度出现了问题。”
这里人的问题,显然不是欧洲中心论和白人至上主义者宣传的那样人种优劣问题,毕竟按照他们这个说法,岂不是承认中世纪的欧洲人,在智商和身体上不如奥斯曼人,毕竟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是让整个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强大文明。
凯末尔接着说:“所以,苏丹陛下,我想你应该也明白我说的这些道理,你是否支持我的这些看法?”
穆罕默德七世那敢不同意,他表态到:“凯末尔帕夏,我知道了,取消哈里发制度确实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我支持你的这一决定,并且愿意主动卸下哈里发的头衔,从此帝国将不再有哈里发制度的存在。”
哈里发作为宗教领袖,他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甚至能够影响到整个阿拉伯教世界,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都是阿拉伯教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的君主才能获得哈里发的荣誉,并且得到许多人的支持。
但同时这个制度,也极大的限制了奥斯曼帝国的发展,现在凯末尔将这一制度废除,又是对本国宗教势力的一个巨大打击。
换位思考,这几乎相当于取缔意大利的罗马教皇,或者东正教的大牧首。
而凯末尔的这一举措,显然会引发国内阿拉伯教势力的反扑,不过取消哈里发制度,还有迁都,这只是凯末尔给阿拉伯教准备的开胃菜。
在他针对阿拉伯教的一揽子计划里,还有对奥斯曼帝国文字的改革,没收宗教产业和土地,推广义务教育,取缔阿拉伯教教法,改变阿拉伯教的一些陋习,包括推行男女平等,实行一夫一妻制,取消宗教人士特权,依法治国,禁止宗教传统服饰,禁止女性佩戴纱巾……
可以说,凯末尔对于打压阿拉伯教的决心是整个中东地区千百年来历史中,史无前例的。
这必然会引发国内的强烈动荡,而凯末尔也早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准备,对于任何敢于抵抗他改革的人,那就只有一个“杀”。
在1926年,凯末尔就已经依靠军队镇压了不少反对者,树立了众多敌人,而他显然不满于此,一但迁都完成,那他必然要推进更多,更积极政策,彻底打垮奥斯曼帝国宗教对帝国方方面面的控制和影响。
而凯末尔也不是没有支持者,相反,凯末尔的支持者数量还不少,尤其是那些渴望改变国家现状的人,在过去奥斯曼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对于阿拉伯教和帝国腐朽统治不满的人不在少数。
但是,凯末尔的敌人同样实力强大,而这也注定了他成为奥斯曼帝国改革的铁血暴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