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后勤保障还算充足

且说,宋金两国燕云之战是有一个动态变化的。

开战初期,两国在边境大量屯兵。那么多兵马总归不可能都窝在一起。

国境线绵延千里,战场也是纵横交错。谁都不想让对方钻空子突破战线,所以各个地方都有士卒在开战。

不过打着打着,两方但凡是有点儿本事的指挥官都能意识到一件事情:

那就是如此浑厚的兵力囤积,这么一场大型的会战,一城一地的得失根本没什么用处。

今天占了一城,明天就可能会被打回去。然后一纸调令下来,可能就必须得放弃。

战场上有着独特的氛围,小型的交战次数一旦过多,那么两方都会不约而同的寻找一些会战的场地来进行决战。

必须得大量的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进行歼灭战,才能真正的奠定某种胜局。

而这种小型的胜局多了,最终才能形成最后的大胜……到了这个份上,想要一战定胜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某种战场本能的驱动下,宋金两方的人马不约而同的从绵延千里的战线上进行回缩、聚拢。

一边打,一边汇聚,一边伺机决战。

而且说实话,决战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有勇气引发的。在小规模的冲突中,顶多是宋军的一个统制部和金国的两三个猛安进行一次战斗。

再高级的层面,不管是大宋的节度使,还是金国的万户,乃至于行军都统司,都没有那个勇气贸然的进行决战。

他们不能只考虑一场战斗的胜负,是要考虑大局的。每一个万户、每一位节度使都承担着自己的战术任务。

贸然浪送,只是平白断送大局。

而金国分海君进驻燕京,大宋摄政王也直接进逼到了幽州边境,却自然而然的成了两个天然的地标一样的存在。

宋金两国的兵马,不管是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会自然而然向着这两个地方靠近,以寻求某种战略安全感,或者说战略定力也行。

而对于真正的高阶军官来说,对于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却带着某种忧虑。

很简单,不论是分海君还是摄政王,他们都太强了!

一个带着三千名斗神金龙化身,一个带着好几千妖王老婆。他们的军阵一旦集合起来,本身就已经超过了几十万大军的总体军阵了。

这两位要是带着各自的手下凝聚军阵打起来,对于底层士卒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他们的一招一式,哪怕只是余波,都不是平常士卒能够抵挡的!